帶你記臺灣雙北市的行政地理區

有好友在 FB 上問:該怎麼背雙北市的行政區地名?
我以為他是要教學生(因為他職業是教師),
想不到是因為他想更瞭解居住的地區(明明就是出身中部雲林和臺中的人啊……臺中人心酸酸)。

好的!以下是我提供給他的資訊,雖然沒什麼文采,但相信應該多少會有點幫助。一組一組來,一區一區來,對照地圖,稍微附點各區特色(但也不要講得太繁雜),沿路遊歷。就先從你住的地方開始吧!

「三蘆」:三重、蘆洲
往西 →「新泰」:新莊、泰山
包在它們中間的五股(工業區),
往西北林口台地。
(以上日治時代屬「新莊郡」)

再來從三重新莊上橋過大漢溪哦!
新北市政府所在地板橋
下面土城(法院、看守所),
往西過橋山腳下樹林
快到桃園是「三鶯」:陶瓷的鶯歌、山明水秀又有老街的三峽
往東走二高回來「雙和」(中永和)。
(以上日治時代屬「海山郡」)1)

從雙和往新店溪!
當然是新店,上游烏來
新店東邊是臺北市文山區(景美、木柵),
沿景美溪上溯有深坑2)石碇
最後在過高速公路隧道的山區坪林作收。
(以上日治時代屬「文山郡」)3)

繼續翻更多的山,
是基隆河的源頭天燈之鄉平溪
還有隔壁較少人知的雙溪
但出海會到有福隆的貢寮
東北角觀光重鎮瑞芳
然後中間跳過一大個被挖出去的基隆市(這就交給基隆人了 XD 我只知道有暖暖安樂七堵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誤)),
就開始北海岸之旅的萬里(有野柳)、金山
(以上日治時代屬「基隆郡」,好大!)
繼續繞北海岸石門(全臺灣島最北端有肉粽)、
三芝
就來到淡水河口淡水八里
(以上日治時代屬「淡水郡」)

接下來從淡水與臺北市交界的關渡,
要進臺北市囉!
基隆河下游的北投士林(含石牌、天母、陽明大屯山區),
(這邊也有「內雙溪」、「外雙溪」,注意不要剛才東南遠兮兮的新北市雙溪搞混!)
過自強隧道往內湖南港
順便撿個夾在臺北和基隆間的汐止
(以上日治時代屬「七星郡」)

最後!天龍國中的天龍國,
汐止港湖方向進來首先碰到的松山區信義區
最有錢最文教的大安區
中字頭的中山區中正區
老市區大稻埕大同區
更老的艋舺萬華區旅程結束
(以上日治時代屬「臺北市」,都有著數不清的幹道及來自中國地名的街道名,所以之後還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哈>>

駐足萬華區環河南路的河堤,正與三重、新莊隔岸相望,這裡有現代化的「新北大橋」,且是臺北盆地漢人移民匯聚的起源……(茶)

1)
清代有「海山堡」,板橋有「海山國中」,其來有自。
2)
我的故鄉,來找我唷,雖然我都住臺中了 QQ
3)
文山包種茶的故鄉,由此得名。漢人移民來源多是中國福建安溪,所以閩南語腔調屬於「泉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