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連假我們家團圓得很輕鬆,除了幫松山長公主慶生之外,就只有今天安排出去走走。離深坑家近的簡易散步路線,前兩年我們去過坪林𩻸魚堀溪觀魚步道,但我內心其實想去範圍更大、設施再多一點、規劃再多一點的地方。結果昨晚爸媽就提到他們去過的烏來德拉楠(福山)部落,聽來不錯耶!感覺深山一點景色就更壯麗。而且參考了網友的福山部落小旅行 (上) 、(下)遊記,就更讓人期待了。
今天上午 9:00 多出發,花了 1 個多小時,穿過前幾年去過的烏來雲仙、內洞,就到了福山部落。這部落族語原名 Traran(德拉楠),傍同名「大羅蘭溪」而建,並且有知名飾演「賽德克‧巴萊」主角的林慶台牧師在此建設教會。1)
到了以後,我們先在東岸溪邊駐足一下,
然後就過橋到西岸「馬岸」餐廳,但這邊暴露了我對這一帶觀光生態的不了解:團客很多,早就都把當地的三、四家餐廳訂滿,所以我們傻傻進了人家餐廳坐下,才驚覺空位雖多,都是別人的!但感謝 神的是,「馬岸」的老闆娘還是允許我們先在二樓涼亭暫候(今天溫度適中,山谷徐徐涼風吹來,也是享受啊!),大約過半個多小時她就為我們安排了座位;另外老闆大哥(「鐵木」是他的名字嗎?)也很熱心接待我們。
飽餐一頓美味的料理後,我們大約在 13:00 多開始,循西岸步道往上游走。
淙淙溪水聲響徹山谷,沿途清澈水圳疾流而下,看著就透心涼。
7y 和 4y 的兩小雖然對於山行散策的「無聊/不好玩」偶有抱怨,但他們倒也自力救濟以「亂丟沿途碎石」來排遣,一行 6 人大致上仍然在良好的氣氛下拾級而上。
同樣是規劃成抵達高點後折返、約一個多小時可走完的溪谷路線,但大羅蘭溪谷闊水豐(剛好上週臺北連日大雨的樣子),與宜蘭的「林美石磐」步道相比別有一番壯闊,遇到大景就很好拍照,正合我味啊。
沿東岸返回停車處的山路,主要以土路、斜坡為主,也是很好走。
我們還在中間一處露營地旁邊,讓兩小坐下來吃點糕餅,周邊剛好是一小片杉林,瞬間也讓人能夠跳脫中低海拔闊葉林相,而獲得一點點的「森林浴」幻覺呢。
最後幾乎要回到東岸停車處的地方,路邊居然還有一小片草坪跟十幾顆形狀圓潤、高度及大小適中、特意給人坐下的大石,實在太貼心了,不知是部落公共造產,還是政府經費設置?
男孩終於可以玩到追逐大人,以及捉迷藏的遊戲;女孩也開心地採採黃花紫花,真是天降大禮啊;而全家人坐在大石享用鳳梨後,又可因地致宜站起來以歌舞讚美感謝 神,更讓人覺得這樣的遊玩順序除了聖靈引導以外沒人設計得來哩。好棒的 Traran 部落,真是值得開車一個多小時過來的好地方,下次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