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dokuwiki:dev:l10n [2020/10/30 14:29] (目前版本) ghsrobert 建立 |
| ====== DokuWiki 的 l10n(本地化) ====== |
| <span tip>這頁放 ''dokuwiki:dev'' 下而非直轄 '':dokuwiki'',因為它並非 DW 本身面對終端使用者的一個功能,而是跟開發流程有關。</span> |
| |
| ===== 機制 ===== |
| DW 的 inc/lang,或是各 plugin/template 的 lang 資料夾裡,都放了可供本地化的字串。 |
| |
| ===== 方法 ===== |
| DW 的 [[w>zh-tw/語言本地化|localization/l10n(本地化)]]真的很簡單,上 https://translate.dokuwiki.org/(又稱 Translation/Localization Hub),選好要翻譯的語種、產品((<div nodetree> |
| * DW 本身 |
| * 各 plugin |
| * 各 template |
| </div>)),然後就可以在網頁介面上,想翻譯哪一句就翻譯哪句,也可以打 filter 找出含有某字詞的句子來參考或翻譯。這樣對於一般人而言就比 Git 處理本地化字串檔親和多了。 |
| |
| 翻好後記得填姓名、mail 信箱及真人驗證碼,再按 ''Submit'',系統就會感謝你,並且會把你提供的個資附在翻譯字串上做成 Git PR,讓該產品的開發者可以審核、併入程式碼中,你的貢獻就會榜上有名。而且想做多少就做多少,翻一個字詞、一句也可以提交,輕鬆得很。 |
| |
| 增加新語種也很容易,開個 Git PR,內含 ''inc/lang/<新語種代碼>/<所翻譯的檔案>''(不用全翻,只要含有已翻譯的字串即可;未翻譯的會自動 fallback 用英文的),或也先開個 splitbrain/dokuwiki 專案的 issue 知會一下開發者群,他們看到 PR,merge 以後,這個新語種之後也會出現在 Hub 中,之後要用 Git 繼續翻譯,或用網頁介面都 okay。我 2020/10 月底開始弄[[http://ghsrobert.tk/it/my/projects/dokuwiki-nan|閩南語的 localization]] 就是這樣。 |
| |
| plugin、template 的話,要看開發者有沒有把作品註冊到 Hub 上(有註冊介面)。Hub 上有的就可以用 Hub 做,沒有的話通常就用 Git,不然就私炊自用也行。 |
| |
| ===== 我的參與 ===== |
| * 對象:有點族繁不及備載 |
| * 詞庫:我開始參與後,打算針對我有參與的語言,維護 l10n glossary 資料庫。可預見首先會有的會是 zh-tw,及 nan(-tw)。 |